8月2日,“熊猫反诈”发布了
深度还原:撕开“培训退费”诈骗面纱!
(点击查看)
(资料图片)
揭穿“培训退费”诈骗手段
令人遗憾的是
文章发出后
仍有群众被该套路诈骗
且损失惨重,令人痛心不已!
今天,“熊猫反诈”再次以案警示
希望广大群众
认真看!仔细看!转发扩散!
千万不要再重蹈覆辙
真实案例
轻信“退费”,被骗45万!
近日,巴中某公司员工小王(化名)收到装有“某培训机构退费公告”的快递。因其之前确实参加过该机构的线上培训,但工作繁忙没有完成全部课程,所以他添加了“公告”上“客服”QQ号咨询退费。“客服”称,因名额有限,退费将通过“国盛热线”APP进行发放。随后,小王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下载该APP,并成功收到166元退费,便放松了警惕。
接下来,“客服”以帮助公司增值需购买“证券”清退“学费”为由,让小王该APP上充值购买“证券”。
第一次,小王购买1000元“证券”,获得1300元,第二次,购买1000元,获得1200元。连续的到账,让其对此深信不疑。随后,他按对方指示继续充值,直至准备提现时,“平台”告知因“操作失误”账户被“冻结”需缴纳“解冻费”方可提现。
因不舍之前的投入,他只能缴纳“解冻费”,但对方又以“交税”“补单”等为由告知需继续充值才能提现。最终,小王被骗45万元。
培训机构主动“退费”4万元?
广元待业青年小刘(化名)收到某校外补习培训机构“退费公告”快递,由于之前的确参加过该培训,他便扫码添加“退费客服”并加入“退款”群聊。
在群中,“网友”都在讨论退款情况,这让小刘放松了警惕。随后,他联系群内“清退指导员”,对方称可退还学费4万元,但必须按照要求进行操作,并签订“保险”合约,否则得不到退费,后果自负。
小刘同意后,对方发来“退费”链接,打开却是购买“证券”的支付页面。一心想退费的他没有多考虑,而是立即购买了1000元“证券”进行操作,5分钟后银行卡竟到账1150元。
见到账速度如此快,小刘加大购买力度,当他充值7万余元时,对方却用各种理由不准提现。疑惑的他给培训学校打电话核实,学校却称根本没有退费项目,此时,他才明白自己被骗了。
接到警察劝阻电话,仍向骗子转账
广安家长王女士(化名)收到一个包裹,里面装有某机构“补贴公告”和水杯等小礼品,虽然她并没为子女报过该培训,但在好奇心驱使下,还是扫描二维码添加了“客服”并被拉入了“退费”群。
点击查看大图
随后,“客服”向王女士发来一个APP下载链接,称要获得补贴,必须在APP内充值后,就能以返利的形式领取。
抱着试试的心态,王女士投入100元,马上便得到150元,第二次投入500元,对方返还600元,第三次投入3000元,获得3600元。看到实实在在的“退费”,这让她彻底相信了该平台。
次日,她将此事告知老公,其老公立即告知这是诈骗,让其不要相信,但王女士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反而在“退费”群中进行咨询。
而这时,广安市公安局反诈中心也收到诈骗预警,立即联系王女士询问其是否遇到了诈骗,但都被她否定,甚至不承认自己转过账,并还将民警的劝阻告知群内“网友”,而这些“网友”竟诋毁民警劝阻,让其安心。
挂断民警电话后,王女士立即在该APP内分三次充值11万元,直到无法提现才发现自己被骗。
诈骗手段解析
01
骗子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培训机构用户信息,以邮寄退费通知书的方式,诱导受害人添加好友并拉入全是“演员”的群聊。
02
骗子谎称退款必须要在指定App内完成,引导点击陌生网址链接下载虚假App,以投入资金便能获得本金和返利为由,诱导受害人转账,并转去少量“退费”骗取信任。
03
在收益驱动下,受害人会不断加大投入资金。此时,骗子不再返还,以“操作错误”“账户冻结”等理由不断诱导受害人转账,以达到诈骗目的。
“首都网警”温馨提醒
1、收到此类快递的群众一定要提高警惕,未经核实,请勿添加陌生人为微信好友;
2、所有正规退款,会退回至缴费的原账户,所有以购买国库券、基金、理财等形式的退款都是诈骗;
3、不要轻易点击或者扫描陌生人发来的各种链接或二维码,更不要在陌生APP或链接上进行支付。
4、如遇96110来电,请一定要接听!如发现自己被骗,请及时拨打110报警。
来源:熊猫反诈




春节临近数字人民币功能应用再出新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打造新型有源配电网 保障山区用电可靠
本周期累采清洁天然气超10亿方 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呼图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