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资讯 > 正文

年纪大了,经常起夜与不起夜,哪个更健康?医生给出明确答案

2023-08-13 06:10:50        来源:   李冠儒医生

年轻时,我们往往可以一夜安睡,但 随着年龄的增大,很多人会觉得自己起夜的次数明显增多 。

这时,有些人就开始担心了,是不是我的膀胱、肾脏出现了什么毛病呀?确实,尿量的变化和某些疾病的发生是息息相关的,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这篇文章就带您了解,晚上起夜与否有哪些差异,是否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呢?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上年纪后,为何尿意更频繁?

简单的一个排尿动作,也需要人体的许多系统协作完成。 尿意的控制 主要依赖于膀胱的 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工 作。膀胱负责尿液的存储,当尿液积累到一定程度时,膀胱肌肉会收缩,排空尿液。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 膀胱壁的弹性和收缩能力都有所下降 。所以膀胱无法像以往年轻时那样容纳大量的尿液,所以会更快地感觉到尿意。与此同时,膀胱收缩力减弱的情况,会使得 尿液排出不完全 的情况出现,进一步增加了尿意频繁的感觉。

同时,盆底肌肉也是支撑膀胱和尿道的重要肌群,随着年纪的增大, 盆底肌群对膀胱和尿道的支撑力量也有所减弱 ,所以尿液更容易对膀胱产生刺激,进而引发了更为频繁的尿意。

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盆底肌肉的收缩还能够帮助其维持尿液的储存,防止尿液意外泄漏。因而,当盆底肌肉流失时,这种调节功能减弱之后,膀胱在还未完全充盈的情况下也会感觉到尿意。

此外,盆底肌群的松弛和衰弱还会影响到 尿道括约肌功能下降 。它负责控制尿液的流动。随着年龄的增长,尿道括约肌也会逐渐变得松弛,对尿液流动的控制可能就不如年轻时灵敏。这就会导致尿液在膀胱和尿道之间的控制减弱,也是尿意会相对频繁的原因之一。

二、起夜和不起夜哪个更健康?

其实起夜与否主要与个人生活习惯和饮食因素有关。

一部分人习惯每天饮用大量茶水或含咖啡因的饮料,起夜的频率肯定会相应的增加。 只要凡事不“过度” ,没有不良的排尿习惯, 无论起夜与否都不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太大的影响 。

那么,我们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否有 不良的排尿习惯 ;又如何判断自己的 排尿频率是否 在一个 合理 范围内呢?

起夜

如果您晚上有频繁起夜的习惯,最受到影响的其实是睡眠质量。

正常的睡眠有多个睡眠周期,包括浅睡眠、深睡眠和快速眼动(REM)睡眠。起床排尿可能导致睡眠周期中断,使得深度睡眠和REM睡眠的比例减少。

起床排尿会打断睡眠,使人从深度睡眠状态中醒来 。这种中断就会导致睡眠质量下降,可能就难以再次进入或维持深度睡眠阶段,从而影响到睡眠的恢复和修复功能。

如果 起夜的过于频繁 ,还会影响到身体释放生长激素来促进细胞和组织再生的这一正常过程,以至 限制了身体机能的恢复 。睡眠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期睡眠质量的下降,患心血管疾病、免疫功能下降等健康问题的风险也会有所上升。

虽然随着年龄的增大,一些老年朋友养成 起夜的习惯也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也不宜起夜的 过于频繁 ,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是维护我们身体健康的基础。

所以如果您觉得自己起夜有些频繁,尽量在晚饭后少喝水,睡前不喝水。其次,白天减少摄入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此外,还要注意排尿习惯。尽量不要憋尿,定时排尿,避免过度的刺激膀胱。

不起夜

正常情况下,膀胱在装满尿液后会向大脑发送信号,让人意识到需要排尿。但如果因为在夜晚困意正浓,有尿意也不排尿的话。 尿液滞留时间过 长,使膀胱壁一直处在扩张状态,会 增加泌尿系统的负担。长此以往甚至会出现膀胱功能障碍。

其次,夜间排尿可以帮助人体排除过多的废物和水分, 保持尿液的稀释状态 。如果夜间习惯憋尿,尿液可能会在膀胱中停留较长时间,导致 尿液出现浓缩,增加尿路感染的风险 。

最后, 憋尿还可能对肾脏产生不良影响 。肾脏是排尿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过滤血液、产生尿液并排出废物。长时间憋尿会使肾脏的负担增加, 尿液中过多的废物和毒素积聚,甚至影响到肾脏的正常功能 。

所以即便是平常没有起夜排尿的习惯,如果某天晚上偶尔被尿意憋醒,还是不要犯懒及时排尿为宜。

3、夜间排尿几次,尿量多少才算正常

夜间排尿几次以及尿量的正常范围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年龄、性别、饮食习惯、体液摄入量以及个人的生理状况等。

一般对于成年人而言 ,每夜排尿1-2次,尿量在200-400毫升 之间都属于是一个正常的情况。

突然起夜频繁需警惕三类疾病

如果您本身没有起夜的习惯,最近却频繁地起夜排尿。这种情况就另当别论,非常需要我们引起重视,因为这种变化很可能是某些疾病发出的信号!

糖尿病

夜尿频率突然增加可能是一个人患上糖尿病的早期症状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肾脏会过滤掉血液中的废物和多余的液体,形成尿液,并将其储存在膀胱中。 当人体 血糖浓度升高 时,肾小球滤过膜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限,当血糖进一步超过肾小球对葡萄糖的阈值时, 葡萄糖甚至会出现在尿液中。

由于高血糖引起的葡萄糖在尿液中的排泄,尿液中的渗透物质增加,尿液的渗透压也会随之增高。此时就会 刺激肾小管出现尿液的重吸收现象 ,引发多尿的症状。

并且,当夜晚血糖水平升高时,肾脏需要更多的水分来稀释尿液中的葡萄糖。就会引起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之一 “多饮”,这也间接导致了夜间排尿次数的增加 的情况。

前列腺疾病

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细胞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出现增殖,从而引发前列腺增生的现象。

前列腺的位置位于膀胱的下方,并且包绕着尿道,伴随着增生愈发的严重, 尿道就会受到压迫 ,导致尿液流动受阻,这就会引起尿液的滞留。尤其是在夜间,患者会感到 尿意频繁,需要多次起床上厕所 。

此外,前列腺炎症的发生也会引起 前列腺组织的肿胀和充血 ,压迫尿道。还会刺激膀胱壁,导致膀胱壁肌肉收缩,发生 膀胱痉挛 ,导致膀胱容量减少,增加排尿的频率和紧迫感。

这就需要中老年男性朋友的格外注意,如果您最近夜尿频率明显的增加。并且还伴随着尿流变弱、尿急、尿痛、尿失禁、尿分叉以及排尿困难等情况。一定要尽快去医院的泌尿科寻求专业医生的意见,早发现、早治疗。

3.肾脏疾病

某些肾脏疾病也会导致尿量增多,夜尿频发。

例如,患上慢性肾病时, 肾小球滤过率会下降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也会减弱 ;此时 肾脏浓缩功能 也受到影响,使尿液更加稀释,导致夜尿增多。

此外,肾小球肾炎作为一种肾小球结构和功能受损的疾病。在肾小球滤过膜受损的情况下,尿液中蛋白质和其他溶质大量丢失,也会引起 尿液渗透性增加,刺激膀胱,导致夜尿增多 。

结语:

起夜的现象确实与中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夜尿频率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所以,即便是日常生活中一个再普遍不过的行为,只要我们敏锐的注意到,并引起重视,可能都会为您的健康“帮大忙”。

标签:

热点
精彩推荐
信息
花木